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房企购地意愿降至冰点,宅地楼面价降至三年来新低

发表于2012-02-17
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,2012年1月份北京市共成交土地20宗,月度成交数量继续下滑,且成交日期基本都集中在1月20日之前,春节之后仅有一宗成交。20宗成交土地当中工业用地16宗,商业用地3宗,住宅用地也仅有1宗。这宗住宅用地位于房山区房山线长阳西站,土地出让面积14万平方米,规划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,环比上月住宅土地成交分别减少86.8%、88.4%。相比去年春节所在的2月份,住宅用地成交宗数也减少1宗。

   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认为,今年的1月份集中了元旦与春节两个假期,工作日大量减少,因此2012北京土地市场也遭遇开局冷清的局面。但是工作日的减少固然是成交量下降的一个直接原因,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,长期而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才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。2011年在深度调控带来的量价齐跌中落下帷幕,而从目前的政策现状来看,除去货币政策略有放松的势头之外,其他方面均是迷雾重锁,由此可以判定,2012年房地产市场形势仍不容乐观,部分房企甚至已经做好的亏损的准备,对于土地市场更是望而却步。

   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,1月份成交的20宗土地当中均为底价成交,唯一一块住宅用地的成交楼面价也仅为4487元/平方米,而摘得该地块的也并非一家专业从事住宅开发的公司——京鑫业利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。在房价飙升的2010年,房山长阳成交住宅用地最高曾以8331元/平方米的楼面价格出让,而2012年成交的首宗住宅用地,就将地价一举拉低至2009年的地价水平,楼市寒风已吹至土地市场。

   对此,任启鑫分析,1月份北京土地市场全部底价成交,彰显出市场主体对于土地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未来预期的不断降低,特别是开发企业,在2011年的楼市低迷期承受了巨大的销售压力,经营性现金流的缺口已成开发企业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,在此时无论是从市场现状还是企业资金状况均无力支持大举拿地,因而导致土地市场的成交冷清。为应对这一情况,政府加大了优质地块的推地力度,春节过后的第一天1月29日即推出3宗住宅用地,分别位于朝阳区来广营与亦庄经济开发区,这两个区域均为较成熟区域,同时3宗地块地规划建面均是接近20万平方米的大体量地块,利于开发企业在整盘操作中提高利润率,因此地块受关注度较高,挂牌3天内均收到了开发企业的报价。但是,来广营地块的底价换算完楼面地价为12500元/平方米左右,2011年同区域出让的一宗住宅用地成交价格也仅为10870元/平方米。而亦庄两宗以商业公建为主、混合少量住宅用地的地块楼面底价均在1700元/平方米左右,虽然地价偏低,但亦庄自身商业商务氛围还较弱,这两宗地块面临着一定的开发风险。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