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陈刚:房地产调控政府还有手段

发表于2013-01-23

北京市副市长陈刚昨日表示,不要被开发商“忽悠”了,对于地产调控,政府还有手段。陈刚认为,目前阶段将维持现有的调控政策不变,但他也警告政府还有加大“工作力度的空间”。

陈刚透露,对于房价上涨特别快的项目,租金上涨特别快的区域,政府还是有手段的,目前北京市住建委正在研究。此外,北京将在今年出台更加严格的绿色建筑标准。“在未来土地招拍挂过程中,把绿色标准放进去,并进行打分,在前段控制,要比房子都建完了之后改造更有效。”

低端产业逐步搬出中心区

陈刚对北京人口规模有自己的理解,“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,谁也不能管死人口,但如果大幅度突破这一规划,北京的宜居度将遭遇挑战。”陈刚认为,居住证、以房控人这些是处理这一问题的一个角度,但他认为还是应该从产业角度来控制北京人口规模。

陈刚建议从产业结构来进行调整,把一些诸如批发市场在内的低端产业逐步搬出中心区。

政府对市民住房要负责任

根据政府工作报告,未来五年要完成5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1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。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,确保新建、收购16万套,竣工交用7万套保障房。

“商品住宅用地原则上均需配建保障性住房,配建比例不低于30%,也就是保障房要占到住宅开发量的30%。”在陈刚看来,和香港等地相比,这一比例并不高,“这一目标是不会动摇的。只有让低收入家庭能够安居,社会才能稳定。政府应该在住房问题上负起责任。”据陈刚透露,目前在保障房项目上政府正在做多种探索研究。

新城不能重蹈覆辙

根据政府工作报告,未来北京将通过不懈努力,使城市副中心和新城的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生态环境更具有吸引力,逐步发挥疏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的作用。

对于新城建设,陈刚建议要集约发展,避免中心城区的问题。“大家抱怨北京道路交通问题,但北京主干道已经没有提升的空间了,除非拆古建筑,这也是不可能的。北京11个新城建设要高水平发展,不要重复城区同样的问题,要宜居宜业,能够实现减少中心城区人口的作用。”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