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曹伟——葫芦岛市“傻子”粮油超市经理

发表于2013-04-08

爱润人间“傻子”情
-—记葫芦岛“傻子”粮油超市经理曹伟和他的爱心事业

一双粗壮有力的大手、一对浓眉大眼炯炯有神,黝黑的脸庞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却透着满脸的诚信,这就是“傻子”曹伟。在葫芦岛市连山区站前街道,提起“傻子”曹伟,大家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的,他和妻子刘阳悉心经营的一家小小的“傻子”粮油超市,用他们的一份爱心、一次次善举,串起了四面八方爱的长链。开业6年来,“傻子”曹伟串起的爱心链接,已经资助了227名贫困学生,200余位孤寡老人。在好人曹伟的爱心感染和带动下,现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他的爱心事业当中。

诚信经营 铸就“傻子”情怀

曹伟出生在河南商丘,小时候家里穷得连5分钱一碗的盐都买不起。12岁时,曹伟读完小学3年级便辍学了。他从家里拿了2角钱,开始出外独闯天下。由于年龄太小,曹伟一时找不到工作,最后商丘市一家饭店收留了他,当晚,好心的厨师薛宝军把剩菜剩饭热了热端给曹伟吃,那一次,曹伟吃到了生平最香的一顿饭。此后曹伟跟着这位善良的师傅学起了厨艺,同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爱心助人的种子,尤其是师傅“与人为善,见危解困”的善举铸成了这个善良纯朴的年轻人帮人所难的人生准则和信仰。此后,曹伟又四处流浪,海南、广州、北京、大连等地都曾留下他学艺的足迹。学艺期间,每到一座城市,怀揣感恩之心的曹伟都要通过当地媒体,结识当地因贫困而艰难求学的学生。

2003年9月,打工有了一点的积蓄,曹伟和打工时相识相爱的姑娘刘阳回到了刘阳的老家--葫芦岛,并以曹伟的乳名“傻子”开了一家“傻子” 粮店。自从开业以来,小两口坚持“不卖黑心粮,不挣黑心钱,让老百姓都吃上放心粮油”的原则。对待老年顾客,夫妻俩更是热情有加,总是详细询问老人家有几口人,如果人少,就只肯卖小袋的米面,想多买都不行,并且不管老人住多远,只要留下详细地址,再高的楼层,他们一样送货上门。曹伟还坚持在每年节假日,都对社区内8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免费供应米面。

诚信经营,使得顾客盈门,这时曹伟又对妻子说出深藏内心的想法:“咱家开粮店,赚的钱也够花,我想资助一些贫困的学生读书。”妻子听后笑了,她只说了一句话:“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事情,我一定支持”,这就更增加坚定了曹伟做好爱心事业的执著信念。

2003年11月8日,“傻子爱心捐助站”正式成立了。曹伟把一个捐助箱放在粮店正中央,并主动把捐助箱的钥匙放到社区保管,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,定期开箱。从此,夫妇俩每天都要向捐助箱内投入当天纯利润的10%,几年来从未间断。在社区,有一个6、7岁的小姑娘,每次和妈妈来买东西,都会踮起脚尖郑重地向捐助箱里投入一元钱,她说要向曹伟叔叔学习,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。

对于逐渐积累下来的这笔捐助款,曹伟夫妇一分不少地捐助给粮店附近胜利小学的贫困学生。

2006年8月,曹伟获悉有一个叫杨娇的大学生因家庭贫困不能上学的消息后,便承诺每个学期资助2000元,直到她完成学业。

助困善举 串起爱的链接

人们常说,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

对于这种说法,决心一辈子做好事的“傻子”曹伟有着自己的理解:“做一件好事和一辈子做好事其实都不难,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一颗感恩的心。”

每天,曹伟穿着工作服和店里的伙计们一样忙碌着。虽然他穿的衣服没有一件超过50元钱,鞋子也是不过10多元的普通布鞋,但是帮助别人做有价值的事,使他从内心感受到一种快乐,一种充实。

“傻子”曹伟一次又一次的爱心行动,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。通过媒体报道,“傻子”曹伟的事迹在辽沈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。于是在曹伟的“傻子粮油”店里,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。

“傻子粮店”附近住着一个年过五旬的男哑巴,每天早中晚三次都会来到曹伟家门前,曹伟也会准时拿出一些吃的来招待这个“哑巴爹”,至今已经有4年多。

2007年6月中旬的一天,一位神秘的中年女士走进了“傻子粮店”,询问了几种大米的价格后,这位女士将目光移到了“爱心捐款箱”和墙壁的锦旗上。于是和曹伟夫妻俩聊起了爱心捐助的事。她问曹伟,想不想把爱心事业做的更好更大。一周后,这位女士再次出现在曹伟的粮店,并开门见山地说,她可以帮助曹伟投资做大粮油买卖,唯一的条件是要他们养活一些贫困的孤寡老人,资助一批失学儿童和困难大学生。随后,这位女士提出可以先拿出300万元供曹伟无偿使用,如果曹伟一旦不做善事,所有资金都要收回。当初曹伟认为这不可能是真的,更怕这是一个陷井,但经过多方考证、考察,才感到了这位女士同自己一样,不仅有她爱意的真诚,还有善举的实力,他这才接纳了这份心意。

这位女士带领曹伟到山东、河北、吉林考察了十几家粮油生产厂家,最后帮助曹伟选择了几家面粉和大米生产厂家,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,又让他去选购了10台送货车,统一喷涂了爱心助学标志。当年,这位女士已先后3次为他的爱心事业注入资金,总额约70万元,她嘱咐曹伟扩大规模增加利润后,不能忘记承诺,一定要资助贫困的孤寡老人和学生,她本人则不要任何回报。

正当曹伟在那位女士的帮助下筹划着怎样将爱心事业做大做强时,又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好事降临在他的身上。2007年11月2日,曹伟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,说他想帮助曹伟为社会多献爱心。他叫燕际红,是盘锦一家米业公司的老板,从报纸上读到曹伟的爱心行动和那位不肯透露身份的女士的善举后,深受感动,他决定加盟曹伟的爱心事业并帮助他扩大扶贫助学的范围。在当天的见面商谈中,燕际红表示愿意每月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曹伟提供10000袋优质大米,以零利润卖给低保户及贫困家庭,同时每月免费为曹伟提供2500公斤大米,由曹伟送给贫困残疾人。到目前,这位燕老板已经免费提供了7500公斤大米。

在“傻子”精神感召下,葫芦岛本地的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,加入他的爱心事业。葫芦岛爱心车队、葫芦岛市南阳校泵有限公司、如意袋装水公司、麻辣风酒店、滨岛茶城、葫芦岛电台雷锋车队、葫芦岛恒宇吊运公司、五粮液葫芦岛代理公司等多家单位负责人,纷纷加盟“傻子”曹伟的爱心接力,共同做大爱心事业。

社会共融 汇成爱的暖流

接二连三的好事,让曹伟对发展爱心事业充满了信心和期待。无论是神秘女士慷慨解囊,盘锦老板的倾情相助,还是众多好心人的后援支持,都让曹伟从内心里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温暖和爱心的力量。他更加坚定信念,要把“傻子”爱心行动打造成一个大家参与、共献爱心的慈善事业,使其成为葫芦岛市一个充满魅力的公益品牌。

2007年10月20日,“傻子”曹伟义卖了1万袋(每袋25公斤)大米,所得2万元利润全部捐出,又资助了10名贫困小学生和1名贫困大学生。

2008年元旦期间,“傻子”曹伟拿出4万多袋优质大米,以每袋低于市场8元的价格,赔了30多万元卖给低保户和困难户。

2008年1月17日上午,由“傻子”曹伟倡导发起的又一次大规模爱心捐助活动,如期举行,来自龙港区北港实验学校的6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,正式与葫芦岛如意袋装水公司、麻辣风酒店、交警冯大英结成了帮扶对子,并当场接到了每人每学期300元的爱心捐款。资助方承诺,这种结对帮扶将一直持续到6名学生大学毕业为止。同时另有100名孤寡老人也各自收到了大米、袋装水、高档茶叶等礼物,并全部由“傻子粮油”运输车送货上门。

68岁的任九贵大爷这样评价“傻子”曹伟:“诚信经营,扶贫济困,而且长期坚持,难得呀,曹伟真是现实中的雷锋。”

葫芦岛市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冯大英,作为多次参与“傻子”爱心捐助活动的志愿者,他说:“曹伟作为外地人,不仅为我们葫芦岛市的爱心事业尽心尽力,而且还做出了规模,我作为这个城市中的一员,作为一名人民警察,向曹伟学习,做曹伟一样的‘傻子’,我觉得十分光荣!”

2008年4月,受葫芦岛团市委和葫芦岛市青年联合会邀请,曹伟还先后来到辽宁渤海船舶职业学院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分院和葫芦岛市一高中,给那里的学生们演讲,受到数千名学生的“追捧”。更让曹伟感到意外的是,数百名学生要争抢着当他的爱心志愿者。

2008年5月12日,四川汶川遭遇特大地震灾害,曹伟义卖大米25吨,并先后捐款21850元钱给灾区,作为一名爱心志愿者为地震灾区重建贡献了一份力量。

目前,“傻子”曹伟与50余家自愿资助单位和600余名志愿捐助个人,已经成功资助了227名贫困学生和200余名孤寡老人,捐助款物超过40万元。如今,“傻子”曹伟已成为了葫芦岛这座海滨城市的爱心品牌。

一份耕耘一份收获,几年来,曹伟靠着诚实守信经营和苦干实干,赢得了社会的赞誉,同时也得到了很多荣誉。他先后获得葫芦岛市公德建设标兵、葫芦岛市优秀青年、2007年辽宁教育年度人物殊荣;2008年又被授予辽宁省“雷锋奖章”、辽宁青年“五四”奖章和辽宁省道德模范;被团省委和省青少年教育保护委员会聘为“辽宁省青少年权益代表”。

上一页|1|
/1页